为什么你的网站总在搜索引擎里"潜水"?这才是关键
前两天帮朋友看他新做的美食博客,页面设计得那叫一个精致,但搜索"家常菜谱"连前五页都进不去。这不,今天我们就得好好聊聊网站关键词优化那点事儿——这个看似基础却总被忽视的隐形推手。
先别急着堆关键词
我见过不少人,一听"关键词优化"就开始在文章里玩填字游戏。"北京装修公司"这个词硬是塞进去七八次,读起来跟卡了鱼刺似的。说实话,这种操作三年前可能还行得通,现在?搜索引擎早把这种小把戏扔进垃圾算法了。
重点在于自然融入。就像上周我看到个母婴博主,她把"婴儿辅食"这个词化整为零:"6个月宝宝第一口辅食怎么选"、"辅食添加避坑指南",既保持阅读流畅,又精准覆盖长尾词。
用户到底在搜什么?
有次我突发奇想,在搜索框输入"怎么让头发...",还没打完就看到下拉列表蹦出"怎么让头发长得快"、"怎么让头发变浓密"。你看,这就是最真实的需求地图。
建议大家养成三个习惯: 1. 定期看搜索联想词(就是输入关键词时蹦出来的那些) 2. 扒拉竞品的标题和元描述 3. 用工具查搜索量趋势,比如春天做"防晒霜推荐",冬天推"保湿面霜排行"
位置决定命运
标题放关键词就像炒菜放盐—— - 开头三分之一处最金贵 - H2标签里必须出现 - 首段前100字要露脸
但注意啊,千万别学某些网站把标题写成"关键词_关键词_品牌名",活像超市打折标签。最近看到个旅行号标题挺有意思:"在京都寺院发呆的下午,我悟到了旅行的意义",既文艺又暗含"京都旅行攻略"的关键词。
长尾词才是金矿
刚开始做网站那会儿,我也整天盯着大词较劲。后来发现,"北京朝阳区钢琴培训"这种词虽然搜索量只有"钢琴培训"的十分之一,但转化率高出三倍不止。
现成的找词方法: - 把主词扔进问答平台看具体问题 - 收集客户咨询时的原话 - 在论坛里蹲真实讨论
有家做宠物用品的就特别聪明,他们发现很多人搜"狗为什么啃沙发",顺势出了篇《5种止咬喷雾实测》,连带解决了"狗狗磨牙玩具"的需求。
别让优化毁了体验
上个月碰到个反面教材:某篇文章为了塞关键词,把"上海租房注意事项"重复了十几遍,最后两段突然开始推荐窗帘清洁剂——这跳戏程度堪比电视剧中途插播保健品广告。
记住啊: ✓ 保持关键词密度在1.5%-2.5% ✓ 同义词替换(比如"攻略"换"指南") ✓ 优先保证可读性
这些小细节也别放过
很多人以为关键词优化就是改改正文,其实这些地方才是隐形战场: - 图片alt属性(搜索引擎可看不见你的美图) - 视频标题和描述 - 甚至404页面都可以调皮地写上"您找的__关键词__可能在这儿"
有回我无意间发现,某穿搭博主把"小个子穿搭"这个关键词埋在了图片命名里(image_小个子显高穿搭技巧.jpg),这操作属实细腻。
最后说点大实话
做了这么多年内容,越发觉得关键词优化像做菜时的火候—— - 猛火爆炒容易糊(过度优化) - 文火慢炖才入味(持续观察调整)
下次更新网站前,不妨先问问自己:如果我是搜索者,看到这个标题会想点开吗?那些生硬的关键词排列,真的比得上用户真实的搜索语言吗?有时候啊,把电脑合上,用手机打几个字试试搜索体验,可能比看十篇教程都管用。
(突然想到)对了,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那种特别离谱的关键词?我上次搜自己文章,发现有人通过"如何用微波炉给猫洗澡"这种神奇组合找到了我的宠物专栏...这届网友的脑洞,永远能给你上一课。